第126章

两个核桃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笔趣阁 www.52bqgxs.com,最快更新悦农门最新章节!

    元娘见梁子的脸色不大好,“你们哥俩咋了?”

    “没咋。”梁子换上笑脸,推了一把柱子,“走吧,别让大人等急了。”

    今天家里的人口多,一坐摆了三桌席面。

    两桌在炕上,一桌在地上。

    照例是女人们坐地上的那一桌。

    张玉凤今晚出来吃饭了,绷着个脸,谁也不和谁说话。吃饱了就搁下碗筷就走。

    没有人敢说她一个不是。张老爷子喝了一口闷酒,满腹的惆怅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大魁已从张义忠那里听到昨儿个老爷子哭了的事情,怕他此时又想到伤心处,举起酒杯向啃着鸡腿吃的二郎道:“大侄子,听说你打算过了年就去县城了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二郎放下鸡腿,用帕子细细地抹了嘴,擦了手,淡淡道:“院试在秋天,我想开了春就去县城,到了夏天就直接从县城去府城。”

    到了秋天,去府城参加院试的比比皆是。早点动身去县城、府城,能打听到不少关于院试的消息。而且这次赵先生也会到府城去,他门下的学生算起来有三个人要参加县试、府试。只有二郎一人参加院试。他与二郎约好,开春后先到县城,陪同那三个人参加考试。然后到了夏天两人再一起去府城。

    二郎在得知赵先生会跟着过府城后,十分高兴。赵先生乃是大儒,他能亲自陪同他去府城,这本身就已经很荣耀了。

    于是,他决定二月就提早去县城,先租下一间房子,潜心学习。以不负赵先生之众望。

    “你不是说二月就院试了么?”张老爷子诧异,难道是二郎骗他了?

    二郎轻咳了一声,“爷爷,并非孙儿欺瞒。实在孙儿想早点做准备,不负这三年光阴。”

    张老爷子的目光瞟向张义勇,他摇了摇,表示他也不知。

    张老爷子叹道:“这样也好。家里整天都不安生,待在家里也耽误了你。可你一个人出门在外,我也不放心。要不,你过了夏天再走?”

    “爹,你老就不要操心了。我和孩子他爹都商量好了。我跟着二郎去县城,待到夏天他和赵先生去府城,我就再回来。”赵氏一直留意着男人们说话。

    张老爷子听赵氏也要跟着去,十分不满,一个女人家家的瞎起什么哄?“你走了,糖蒜谁来做?与周掌柜的生意也是不能断啊?我看这事儿不中。”

    赵氏笑嘻嘻地站了起来,走到张义勇身边,脸对着张老爷了微笑,手却绕到张义勇的身后捅他。

    “爹,你听听孩子的爹的打算呗。”

    张义勇咽了口吐沫,不得不硬着头皮,把当初赵氏与他说的话学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张老爷子冷哼了两声,“真是难为你们两口子想得这么齐整了。”

    张义勇低下了头,赵氏却仍旧笑眯眯地说道:“爹,你老不是说了嘛。咱们张家就是世代种田的庄稼人。这做买卖也跟咱们沾不上啥边儿。如今咱们借着四娘的光小小地赚钱点银子。咱知足着哩。要不,等周掌柜的一年期满,咱们就不做了?”

    大魁斜眼睨了赵氏一眼,对坐在地上那桌的吴氏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大魁觉得赵氏是个扒钱的好手,咋能这么轻易地说放弃买卖就放弃呢。这太不像平时的她的了。

    他对吴氏摇头,是觉得赵氏说的那几句话都不是真心话。

    可谁能想到,赵氏说的话中有一句是真的,那就是做满一年合约就不做了。

    别人不知道为啥,张四娘知道啊。

    她从赵氏的话头里更加笃信了那糖蒜方子已卖人的想法。还好她已让周掌柜的早做了准备。

    张老爷子掏出烟袋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,沉吟了半晌,他的目光落在了老大张义忠的身上,“那就这样吧。这世道才太平了没几年,又要打仗。咱别图那点小利,触了霉头。”

    他用结满厚茧的大拇指肚压了压半熄的烟丝,“往后,咱们除了上集都少往镇上跑。县城啥的尽量能不去就不去。老二,你开春也跟着去县城,他们娘们俩个去我不放心。等到了夏天,你们两口子再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哎!”赵氏脆生生地应了一声,“爹,你老就放宽心吧。二郎准能考个秀才出来。”

    张义勇却没有赵氏那么高兴,“那……咱都走了,家里的地该咋种啊?”

    大魁接道:“你放心吧,咱们家过来帮忙。咱家里有两半大小子,干完咱家的,我就让他们去你家地上去。误不了你们的事儿。”

    张义勇见张老爷子也没拒绝,心下松了一口气,他真担心二房的人都走了,家里种地的活就更加重了。

    他举起酒杯敬了大魁一杯,“大魁哥的情,咱先领了。待往后,有需要兄弟的,你只管言语一声。”

    大魁笑道:“都是自家兄弟,不讲二话。来,干了这杯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过了破五吃饺子,到了十五吃元宵。

    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,任老爷子怎么请宋氏过来,母女俩人也不过去了。宋氏让大郎带回去白糯米面的元宵给张老爷子吃。在乡下,哪里有人会吃到白糯米面的元宵呢。这些都是周掌柜的派人在十四这天送过来了。一共送了十斤元宵,有黑芝麻馅的,白芝麻馅的,五仁馅的,山楂馅的,还有桂花馅的。

    宋氏一样给大郎捡了一些。剩下的,又分出一份给大山家和刘成家送去了。

    张四娘前世就爱吃米米糯糯地汤圆。先让宋氏帮着煮了几个吃,觉得皮厚,还甜。

    宋王氏道这种元宵不适合煮,可以用油炸,也可做拔丝。

    宋王氏在初十那天自己就已经动手包元宵了,小丸子大小地做了二十斤,都是用黄糯米面做的。主要以白糖与五仁的为主。

    作坊里的帮工,宋王氏送的都是自己做的,额外还有青梅酒和糕点。

    厨房里,宋氏带着张四娘在灶间里的炸元宵。锅里的油花一滚,张氏就将事先在元宵上扎好小眼儿的元宵逐一地放地油锅里。

    在元宵上扎小眼儿,就是为了防止元宵遇热油蹦开,以免会烫伤人。

    不大一会儿,炸得金黄喷香的元宵捞了出来,

    宋氏用一根筷子扎起一个炸好的元宵让她尝尝。

    张四娘小小的咬了一口,外皮儿酥脆里面糯,再加上香甜的五仁馅,非常好吃。

    “娘,姥娘不是说,还有一种是拔丝的嘛!”张四娘的小懒虫被勾了出来,央求宋氏给她做一道拔丝的。

    宋氏哪有不应的,手脚麻利儿做出了一盘拔丝的元宵。颗颗元宵通过糖丝粘连,夹起一颗,便会拉出好长的糖丝儿,放在水碗里一过糖丝,丝断入口,别有一番风味。

    到了十六闹花灯的这天,张四娘与往年一样只能待在家里。

    她的眼睛还没有好,虽说刘成每天都不曾间断对她的治疗。但起效并不大。

    张四娘虽有些失望,但很快就抛在了脑后,想她这俱身子都已经盲了九年了,她的日子都过得如往常一样。差不多已经适应了。

    青阳县城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,都会有灯会,并在县城繁华的街道上形成灯市,几乎彻夜都灯火不息。连子夜时分的宵禁都会取消。

    高崖村与青阳县城之间,坐马车还得要一整天的时间。所以,即使张四娘的眼睛是好的,宋氏也不会带她去那么远的地方看花灯。这进城的费用不少,你总不能走走逛逛的什么吃喝,好玩的不买吧。

    红肚皮鲤鱼灯,大碗的云吞,或炸或煮的元宵,吹面人的,卖胭脂的……就连耍猴卖艺的也会在其中凑趣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,不一一去买,也多少会有点花销。

    再说天晚了,总不能在街市上站一晚,投宿个客栈,这花销就更大了。

    但庄户人家虽看不着花灯,却仍惦记着这个日子。大人们不甘心地念叨,再加上一两人见过县城的花灯如何之好后,小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了,纷纷央求大人们给做花灯。

    有手巧的能做出一个材质粗糙的花灯出来,有不会做的,就让孩子们提了自家的灯笼出去玩。

    于是,待到天黑时分,各村的孩子们在吃完了晚饭后,都陆续提着灯笼,三五成群地在村子里游逛起来。

    张二娘被柱子叫了出去,两人各自提了家里的灯笼,和村子里的孩子们比着谁着灯笼好看。

    大胖道,咱们村的都不好看。

    听西山村的小峰说,顺子叔给张四娘做的灯笼才叫好看呢。是个长耳朵的小白兔,可好看了。

    可天都黑了,孩子们都得了大人的嘱咐不走水路不过桥,说是不吉利。

    谁也不敢去西山村去。

    张二娘却是不怕,她鼓动柱子和她一起去。

    “咱们去把她那兔子灯笼借过来玩儿。”

    柱子那是哪有好玩好闹的地方就去的主儿,两个当下一拍既合。告诉村子里的那些孩子,让他们老实地在村口等他们。

    他们一定会把那只漂亮的长耳朵兔子灯带回来。

    他们一走,剩下的孩子们手提着灯笼,开始石头、剪子、布按输赢排顺序,好等着灯笼拿回来后,大家按顺序玩。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