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3 【帝国分裂的征兆】

过河老卒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笔趣阁 www.52bqgxs.com,最快更新铁汉子最新章节!

    位于大辽河入海口的营口,原本是海城县牛庄的一个临海小集镇。咸丰八年的天津条约开辽南重镇牛庄为通商口岸,条约签订之后,在牛庄设立领事馆的英国人才发现牛庄距离海岸还有几十里,乃与满清朝廷协商改通商口岸为营口,条约上却依然是牛庄之名。

    1896年的大清国,除了各租界、各通商口岸之外,对大多数的洋人来说依然是封闭的,想要深入内地,往往要以传教、地理考察之名义,在本国领事馆与满清朝廷和地方官府“沟通”之后才能成行。

    而盛京地区的主动开放,无疑拥有强大的吸引力,洋商们纷至沓来,以营口为基地,逐步向内地延伸触角。只是,主动开放与被迫开埠是两码子事儿,洋人只在营口、牛庄拥有“协商减免”税收的特权,而东洋人不在此列。

    早在30年前,英国人就在营口建港;去年初,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和会办军务杨格就发动数万军民在英国人建的“旧码头”旁边疏浚港湾,建设新码头,又称为营口新港。如今,随着鞍山地区的工业兴起、经济活跃,新港一边建设完善、一边兴旺起来。从德国、美国、英国采购的大批机械设备在新港登岸,顺着拓宽的大道运向鞍山;德国人需要的本溪焦煤在新港装船,不远万里的送回德国,成为德国人用无烟煤炼制焦炭的最重要组分。当然,除了机器设备之外,还有军火交易和运转,为此,关外军团在新港区驻扎了一个营,修建了军需转运仓库。

    大岛商社就在新港区,距离军需转运仓库也就七、八百米的距离。

    作为〖日〗本国在东三省地区最大的商社,大岛商社也承当了接待驻清公使代办林董及其随员的责任。

    作为合法的、友好的商业伙伴,大岛商社经营东北的皮货、山珍,西洋的〖药〗品、图书,还开辟了一间诊所,每月义诊三天。只是,辽东半岛的大清国百姓对倭国人是恨之入骨,旅顺大屠杀的报纸时常在深夜里被贴在大岛商社的门口,第二天,总有路人对着商社大门吐口水。义诊?算个屁啊!老子就算没钱看病也不去!老子丢脸不要紧啊,别给新军关外军团的官兵们和依帅、杨帅丢脸才要紧!当然,当真生病要看西医了,可以去关外军团总医院嘛!

    大岛商社,完全是玄洋社在赔本赚吆喝。

    额头剃得发亮,脑后拖着一条短短细细的辫子,身穿侧襟长衫的〖日〗本陆军大尉荒尾精,在商社的和室中拜见了公使代办林董和副武官斋藤健一中佐。

    “根据您的要求,卑职把清德两国在鞍山、海城、甘泉堡、千山驿、汤岗子、弓长岭、辽阳州本溪湖、奉天抚西和锦州府锦县、义州等地建设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工业企业收录其内,请阁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荒尾精毕恭毕敬的献上一份文书后,半趴伏在榻榻米上静候。菊子至今没有取得进展,福岛安正领导下的对清情报工作计划正在把“菊子计划”边缘化,使得荒尾精这个陆军情报机关和玄洋社的结合体,也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。林董和斋藤的到来,无疑是给潜伏在此一年之久的他一个机会,一个翻盘的机会。

    林董年约四十六岁,方脸、浓眉,目光锐利,给人以一种精明能干的印象,事实上也正是如此。在〖日〗本国的外交官员中,林董称得上是继小村之后的第二人,对华“亲善”的外交战略在他的主导实施下进展喜人,〖日〗本国有望在清国皇帝和军方权臣的矛盾之间,实现自己的利益。此番,林董以代办公使之尊来到辽东会见杨格,正是要实现〖日〗本国在辽东的诸多利益。

    “一百三十多家?”林董看了扉页上的总纲,有些吃惊的嘀咕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是的,阁下。”

    “缫丝厂,这里怎么会有缫丝厂?”

    “岫岩、海城一带清国人有饲养柞蚕取丝的习惯,柞蚕生丝偏生硬,不宜染色,正好作为大口径火炮发射药包。卑职已经查明,缫丝厂乃是关外军团司令部军需部与海城本地商人里符能合办。”

    “唔,很好,荒尾君的工作很有成效。”林董的目光未曾离开文书,他需要找到三菱合作会社在辽东实现投资,谋求铁矿石和优质焦煤的渠道。佐藤家(林董本家)、林家与三菱财阀的关系莫逆,三菱造船所、下关造船所需要的钢铁依赖于八幡制铁所,而八幡制铁所在获得帝国政府的七百万日圆财政支持后,却因〖日〗本本土几乎没有铁矿储量,只有少量煤炭储藏而陷入原材料短缺的窘境,需要从美国进口铁矿石。

    林董的任务是改善清日关系,改善清日关系不仅仅是要推销“黄种人的东亚”还要谋求帝国工业原材料供给渠道。清**方在杨格的把持下,对铁矿和地方土铁生产、销售管理日渐严格,〖日〗本商人只能收买一些唯利是图的清国人零散的收购土铁。就这么一个办法,还经常被各地官府查缉,闹得血本无归。

    大〖日〗本帝国的经济利益,在目前来看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铁矿石的廉价输入。

    所谓廉价在于两点,清国铁矿人力廉价,清国到〖日〗本的运费低廉,而清日海运这个环节,又完全把控在三菱财阀手中。也就是说,如果林董办成了疏通铁矿石供需渠道,也就是帮助三菱财阀击败三井财阀,取得〖日〗本第一重工和首要军工企业的霸主地位。有三菱财阀作后盾,林董未来的政治生涯就可见的辉煌了。

    当今清国之铁矿石出产在于湖北、安徽和辽东,又以辽东的规模最大、质地最优。

    荒尾精的工作确实卓有成效,一百三十七家工厂名录内,资本额、表面上的出资方、主要设备和产出、雇工数量......大多有记载,有疑点的地方还专门标注出来。比如中兴矿业,这个辽东地区的矿冶巨无霸名下拥有十三家工矿,投资总额接近千万两白银,出资人一栏上却是空白,在后面的备注栏里写了三排字:杨格?张翼?德国人?

    看到这两个名字,林董似乎明白了一些。〖日〗本的维新和工业化起步,建立在大阪、长崎商团圈子,这两大商团从明朝中叶开始就在明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下受益,走私丝绸、瓷器等物卖给西洋人,与之类似的还有郑芝龙集团。满清〖中〗国一如明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,在1840年以前,西洋列强得到的丝绸和瓷器基本上来自于〖日〗本。甚至于〖日〗本国内的战争——西南之战,也可以说是在大坂商团和长崎商团之间展开的。大坂商团支持天皇,长崎商团在西南藩的把控之下......两大商团失去了清国被打破国门后的机会,只能在维新中争夺国内有限的市场和资源,西南之战,遂成为〖日〗本国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力量的决战。

    那么,清国在政治上逐渐分化出皇帝和参谋总长,以及摇摆其间的湘系军政集团的大背景下,占据了资源优势的杨格会如何利用这些优势达成政治上的目的呢?简而言之,〖日〗本能否利用杨格的独特地位,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,挑起清国的内战!?

    嗯,这是一个可以发展下去的战略想定。当然,仅仅依靠外交官林董来推动还不够,身边的外交军人斋藤和眼前的情报军官荒尾都是可以借助的力量。

    “荒尾君。”看到荒尾精谦恭的欠身作礼后,林董和颜悦色道:“本官从渤海西岸的关内到渤海东岸的辽东,感触颇深呐!不知荒尾君可有感触?”

    “阁下,卑职认为,大清国的关内外几乎可以视作两个国家。如果再详细的划分下去,黄淮以北、山海关以南的华北、西北、蒙古各部是一个国家;山海关外是一个国家;江淮流域和南岭以北、三峡以东又是一个国家;西南三省、两广可以在华北的国家和江淮的国家之间摇摆。卑职的划分是以地理位置、经济发展、文化成分、民族关系、军政势力等等因素为参考,综合而成的。”

    林董在清国多年,焉能听不出荒尾的话意深处掩藏的野心?好啊,这正符合本人的需要。

    “请荒尾君详细的说一说。”

    “清国皇帝,杨格和李鸿章的北洋淮系,刘坤一和张之洞为首的湘系为军政因素;满蒙关系相对紧密、满汉矛盾日趋尖锐为民族因素;西南三省之封闭,两广之远隔岭南之孤立为地理地域因素;两广、两江和直隶经济较为发达,而东三省则以直隶为基础快速发展,有后来居上之势。几大因素互相作用,又以新政和执行新政中汉族新贵和满族皇权之争为中心,支持新政又在皇权和新贵之间犹豫摇摆的两江、两湖势力的最终趋向,将决定清国皇帝和杨格之争的最后结果。如果,卑职只是说如果,如果在一切尚未水落石出之时,清国的政坛上突然垮塌了一角,这个国家会走向何方呢?卑职思来想去,只有一个词可以概括之——分裂。”

    林董略一沉思后点头赞道:“荒尾君真是大材小用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请阁下多多关照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斋藤突然发问:“荒尾君,你的菊子如今身在何处?”

    “报告中佐阁下,菊子在清国国防军关外军团总医院任军护教习员,刚刚从珲春返回鞍山,前番清军12旅在珲春隐蔽待机的情报就是菊子送出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......”斋藤健一中佐拖长了鼻音,满意的点头道:“菊子虽然未能接近核心,却能为大〖日〗本帝国提供如此重要的战略情报,为帝国陆军进驻朝鲜助力甚大,真是辛苦了!”

    荒尾精暗自松了一口气,林董的来意他无需去猜测,斋藤的这句“真是辛苦了”总算为自己在清国的工作下了一个注解。不管怎么说,荒尾大尉的工作没有白费!